肖林课题组博士后及青年英才招聘
课题组长介绍:
肖林,男,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任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胶质细胞功能与相关脑疾病研究,尤其是少突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与发育调控,及其在脱髓鞘性疾病、神经退性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已在《Science》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 SCI原始论著17篇,其中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在《Nat.Neurosci.》、《Glia》,《J Biol Chem》, 《Mol.Endocrinol》,《Endocrin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论文总计已被引800余次。入选“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上海市浦江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人才计划,获“长三角神经科学青年科学家奖”等奖励。
课题组研究方向:
课题组以胶质细胞功能与神经精神疾病为总体研究方向。注重结合临床,以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实验,细胞及脑片培养,以及人脑标本为实验对象,采用生化及组织形态学分析,核磁共振影像、电生理及光遗传学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方法,展开从分子、细胞、动物到人脑的多层次多尺度研究。重点聚焦但不限于对以下科学问题的探索:①少突胶质及其前体细胞(OPC)的生理功能、细胞性状及异质性的调控机制;②人类中枢再髓鞘化失败的关键原因,以促进再髓鞘化为目的的相关疾病新型治疗途径的开发;③少突胶质细胞在成体和发育期的新生调控异常或功能异常在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④胶质细胞-神经元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神经功能和环路的影响。
由于工作展开需要,本课题组现面向国内外诚挚招聘博士后和青年英才若干名,待遇优厚,除个人享受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等以外,子女还可享受华师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具体见后)。
岗位要求:
1.已经或即将获得国内或国外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生物信息学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强的英文文献阅读和撰写能力,较强独立从事课题研究的能力,并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过研究论文;科研工作严谨,能吃苦耐劳,富有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在有效协助合作导师/课题组长展开各项科研工作;
3.申请者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研究工作。
4.青年英才岗位原则上要求在海内外知名大学毕业,发表3篇以较高水平(如IF>5)或者一篇以上高水平(如IF>10)SCI论文,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交流学习或工作一年以上者优先考虑。国内应聘者应具有主持科研项目的经历或者作为骨干研究成员参与重大重点项目的经历。
岗位待遇:
博士后:
1.在站期内年薪(税前)不低于22万元,入站后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可增加至35万,并回溯至博后入站时间补发工资。
2.学校按规定为博士后缴纳社会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
3.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参照学校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办法执行。
4.参照事业编制人员享受学校医疗待遇和体检待遇。
5.在站期间可按规定租住博士后公寓。若博士后公寓满员无法安排入住或博士后自行解决住房的,学校每月发给租房补贴3000元,发放期不超过24个月。
6. 在站期间,子女可按有关规定就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7. 在站期间可按规定申请落户,将人事档案等转入学校管理。
8. 允许博士后在站期间参评专业技术资格,指标单列。
青年英才岗位:
1.可受聘为“特聘研究员”或“特聘副研究员”。
2.学校提供税前年薪20-35万元, 特别优秀突出者可另议。首聘期提供启动科研经费20万元。
3.学校按规定依法为青年英才缴纳社会保险费和缴存住房公积金。
4.青年英才在聘期间按照相关规定享有学校公共资源服务、申请职称评审、申报科研项目、申报各类人才项目等,享受体检待遇。
5.子女可按规定就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其它详细条款以及申请表格,请见如下链接:
除以上学校待遇,平期内还有机会申请国家和广东省各类人才项目,全额享受项目资助经费以及高达40万的个人住房补贴!主要包括:
1).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提供30万元/年,共提供两年。
2).香江学者计划:国家提供资助经费30万元人民币和30万元港币。
3).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入选派出项目,国家提供资助经费30万元、国(境)外接收单位提供资助经费30万元(或接近);入选学术交流项目,国家提供资助经费3万元。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特别资助项目15万元,面上一等资助8万元,面上二等资助5万元。
5).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博士后资助项目)。广东省提供生活补贴30万元/年,共提供两年。出站后留粤工作的,广东省提供住房补贴40万元。
6).广东省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广东省资助40万元。
应聘材料:
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课题、发表论文以及研究成果列表等,初次联系仅此一项即可);
1.学历学位及现任职证明;
2.3篇重要的代表性论著全文;
3.5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着重介绍以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
4.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5.3封及以上同行专家的推荐信。包括推荐人的具体联系方式(电子邮箱,电话等),其中一封推荐信建议由申请人的博士生导师提供。
简历请发至: liuyangxiaolin@aliyun.com